社會的精神

本文選錄自--站在新世紀門檻的人類

 

社會的精神

 

Samája這個字代表著「一群人一起行動」的精神。每個人的體力和智力都不一樣,因此人和人之間的缺點可以互相彌補。不同的人其能力也不同,有的人體力很好,但頭腦卻不行;有的人頭腦很好,但沒有體力;又有的人是既無頭腦也無體力,可是在主管的督導下,可以心平氣和地將工作做得很好。在周遭我們總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從世界習俗規範簡略言之,我們可以說這世上沒有人是完全孤立的,每個人多多少少會以某種方式依賴另一個人,會藉由另一個人之助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一大群人基於互相了解,努力彌補彼此相對的差異,像這樣的團體我們就稱為「社會」。

社會像什麼呢?就像去朝聖的一群人。試著想像這一幕!假定其中一人得了霍亂而病倒,其他人會丟下他繼續前行嗎?不會的,如果這麼做就太令人難以相信了。相反的,他們會停留一、兩天,等他治好再上路。萬一他仍然虛弱得無法走路,他們就會背著他一起走。如果有人食物不夠,其他人就會將自已所擁有的與他們分享。他們共同分享所有,並且齊唱歌兒一起前進。他們渴望一起前進,以致忘了彼此間微不足道的差異,這些差異在家庭之中甚至可能導致禍延三代的糾紛和訴訟。就因為在土地糾紛中原告提出了訴訟,以致有些人必須花比那塊土地貴上十或二十倍價錢的費用。從集體行動而來的合作精神,其目的就在於藉由打倒卑鄙心態的藩籬來擴展一個人的心靈。我再說一次,一個真正的社會就像一群朝聖的人,他們在同行的過程中達到深刻的心靈契合,這會幫助他們解決個人或社會生活所面臨的種種困難。

如果我們仔細考慮「社會」這個字真正的意義,就會發現人類至今都尚未能夠形成一個真正的社會。要是印度人只建立印度人自己的社會,巴基斯坦人只建立巴基斯坦人的社會,英國人只建立英國人的社會,那麼將有三個分別獨立的社會存在,然而我們卻無法稱此為人類社會。因為人類被分割成不同的團體,其中一個社會團體自然會想藉由剝奪其他社會團體的生命力來茁壯自己。在觀察中你會發現,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某一群人正為某種「主義」或信仰努力在建立所謂的「社會」。無論他們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還是英國人,以這種分化為基礎的社會意識潛伏在所有人心之中,因此每個人的思想都還是停留在各自小小的團體裡。事實上正因為有來自外在的衝擊,一個擁抱所有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或英國人的社會意識方才真正成形。一個被奴役的國家,其人民的社會意識,只有在與佔優勢的殖民勢力戰爭時,才能深切地感受到。獨立之後,這種意識就不見了。

這種反社會的分化傾向,其事例層出不窮。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人民也並不在同一個社會團體下生活。婆羅門人、拉吉普特人(Rajputs)、卡亞斯塔人(Kayasthas)以及各不同種姓的人,他們各自的信仰,也都紛紛強烈要求他們忠於自己所屬的社會團體。非僅如此,在拉吉普特人之中,甚至又細分為Bundellas, Rathores, Sishodiyas和Caohans等更小的團體;婆羅門人之中的Paiṋca Gaodiiyas和Paiṋca Dravidiis,他們還具有另一種反社會心理,就是渴望在社會上得到相對的優勢。

社會應該有效地歸併到什麼程度呢?我再重申,人類至今尚未能夠形成一個人類社會這項事實,也還未能學會以朝聖者的精神一起前進。雖然有許多小團體基於其自身的利益,在特定的狀況下會一起工作,可是他們在更廣大的社會動機下,卻連一小部分的工作都無法完成。在此嚴格定義下,我們是不是應該聲明表示每個小家庭單位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呢?如果只是出於狹隘的自我利益或一時的自我追求,相互調適而前進者就叫做社會,那麼這樣的社會必然無法為殘障者、生病者或無助者提供所需,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沒有人能用任何方式從他們之中獲益。因此,我們不能夠說個別心靈的集合就代表了所有人是一起前進的,因為總是有些人可能會從集體中分離。所有的人都必須以共同的愛緊緊相繫,攜手並進,唯有如此我才稱它為「社會」。

你會聽到許多自負傲慢的人說:「我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我自己可以做得很好。我不要涉及別人的事情,也不要別人來干涉我的事。」沒有比這種說法更愚蠢的了。你要治癒疾病需要有藥物和護理人員的照顧;要火化大體,需要有鄰居的幫助;也需要有農民和織布工來提供你衣食所需。請記住,宇宙間沒有生命可以自外於萬物,誰都不能單獨存在,每一個人與這整體都有一種超宇宙的關係,有時很明顯,有時隱晦不明。在這種相互關聯的體系中,稍有不慎或不和諧就會引起宇宙間產生強烈的風暴。在此偉大的創造中,明亮燦爛的太陽和一隻小螞蟻都具有相同存在的價值,它們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宇宙大家庭。相同的,在人類社會中,一個有權有勢和知名的人士與一個殘障和即將死亡的病人是同等的重要,沒有人可以被忽視。對任何人微小的不公都足以造成整個社會架構的瓦解。

在這個有情眾生的世界裡,有一些大家所共同面對的問題必須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或許可以視為眾生在生命和法性上共同所擁有的特質,而且眾生全面性的福祉也仰賴於這些問題能有皆大歡喜的解決方法。這些問題越能夠以互相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就越有利。我們必須記住,在這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為大家所共有,若缺乏對權利和義務的意識,社會就會導致悲慘的結果,造成眾生集體的命運被某一特定主宰團體所控制。在這種團體或階級的剝削下,社會生命的能量將被吸乾。大自然的財富屬於眾生所共有,地球的負擔就是我們所有人的負擔,無視此一真理,終將導致社會生活失序,社會的潛力尚未得以發展即遭摧毀。

為什麼要設立學校?不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學習嗎?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知識並發展智力。但即使在今天,還是有很多父母無法送子女上學,為什麼呢?每個人當然應有平等的機會從公共福利所設立的機構中得到益處,這是每個人生而有之的權利。有些人在公眾面前戴上文化的面具,私底下追逐的卻是個人或階級的利益,這種偽善在人類社會是沒有容身之地的。此即當今世界教育處在這種悲慘狀況的原因。在食物、衣服、居住和醫療等的供應也是如此。所以建立一個真正的社會,其意義就在於要以集體的方式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有一些傾向和本能是動物和人類都具有的。事實上,這些傾向就是人類存在著獸性的證據。在大力的掩飾下,這些傾向或許會被壓抑,但這麼做不僅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是維繫生存之所必須。由於人類和動物具有相同的傾向,所以他們屬於同一類的眾生,其不同在於那些具有人身的動物,他們會使其傾向以更優雅,更精細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涵養就稱為文化。「吃」對一切眾生而言都同等重要,但是人即使極度飢餓,也不會像狗一樣衝向桌子,完全不顧周遭坐下來就吃。除非他們餓昏了,不然他們會先洗手再吃東西。這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而文明則非一成不變的。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是固定不動的,所有一切都充滿了動力。文明也是一個漸進的現象,它從好變得更好,從不完美走向完美的終極目標─至善的宇宙意識。人類越是精細,就越有文化素養。我們要記得精細與偽善是不同的。一個偽善者,其內在動機與外在表現之間有著天壤之別,而一個精細的人,其內、外在是一致的,無論他做什麼,他都是以一種精細的方式去做,用合理得體的方式來完成,因此,他不會造成社會瓦解,而會促成社會的福祉。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喝水基本上是動物的本能,但若僅因口渴而不管什麼樣的水就喝,即顯示出一個人完全沒有文化。在喝水之前要先確認飲水是否潔淨,並且也要確保所有城鎮和村莊都能正常供應乾淨的水,方才是文明社會的標誌。但若是你告訴別人「我在做無水斷食」,後來卻偷偷去喝了一杯水,那就是高度的虛偽。

然而從相對的角度來看,我們越文明,也就變得越加無助。一個新生的嬰兒是完全無助的。試想想,當一個新生兒出生來到這社會的第一天,他那無助的困境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在一個優雅的社會環境裡,人的教養愈好,他們對孩子的責任感就越大,孩子因而失去自己做任何事情的能力。依照大自然的定律,母親的愛和智力越是發展之處,其子女對母親的依賴也就越強。

在動物的世界裡,母親給的愛較少者,其後代成長茁壯和自我獨立所需的時間就越短。大自然會負起責任協助那些被忽略的後代,為他們提供所必要的生存本能。由於猴媽媽必須使用四肢在森林中跳來跳去,猴寶寶必須快速學會抱住母猴的肚子。母猴帶著猴寶寶的時候不能揪住猴寶寶的脖子,因為萬一猴寶寶的脖子扭到,牠就會死亡。然而,貓寶寶在出生時眼睛尚未張開,所以牠是看不見貓媽媽的,更別提抱住她的肚子。因此,貓媽媽不得不用嘴啣著貓寶寶來帶牠。另一方面,犀牛寶寶一出生後,就馬上從犀牛媽媽身旁跑開,因為犀牛媽媽的舌頭非常粗糙,可能只要舔幾下就會要了犀牛寶寶的命。犀牛寶寶會等到牠的皮膚變得比較硬一些時,才回到犀牛媽媽身旁。

人類嬰兒的生存完全仰賴他們父母的照顧和保護,社會必須確保他們有適當的照顧。這些無助的嬰兒只能靠眼淚來傳達他們的疼痛和不適。將孩子從嬰兒養到長大成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已經說過,社會中的成員必須共同前進,新生兒也是道上的旅客,接受孩子為我們的同伴,視他們為社會的一員,這就是嬰兒的命名禮(Játakarma)。

若以智力區分,眾生或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願意與他人分享其智慧的,另一類是不願分享的。贊成與他人智慧交流的人,具有較大的社會意識。而那些反對的人,由於缺乏互相了解,他們無法發展出一個集體的社會心靈。人類基本上是傾向於社會化的,他們必須永遠記住,力量和能力薄弱的人,以及大自然並未提供方法以便他們能在生存奮鬥中活下來的人,一定要有同伴帶領前行。那些願意吃苦來幫助無助者的人是更加文明的人,他們也具有更大的覺醒意識。願意擁抱社會中弱勢、被踐踏和被排斥群體的人,是具有社會意識心靈的人。

阿南達瑪迦的大門永遠為每個人而開,任何人都能加入我們,都能和其他人一起同聲齊唱。人類團結一致的前進是勝利的行進,阿南達瑪迦清楚明確地陳述此一論點。

於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