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道主義

虔誠與新人道主義     

人類內在的心理活動,其存在的覺知完全是有節奏性。外在世界不論那部分發生何事,都會與內在心理節奏進行調適,當外在物質活動節奏與內在心理活動失調時,人就會感到苦惱。你在個人生活中可能有過這種經驗,有時與某些人在一起,你會覺得很不自在,但與另外一些人在一起時,卻感覺無比的輕鬆自在。

      
當你於外在世界活動的節奏(生活方式的節奏),和內在心理的節奏一致時,你會怡然自得;但是當這些節奏失調時,你就會覺得難受。為求能在外在世界有所進步,應該要有個明確的指導原則,一個清晰並且相當完備的哲學基礎。這是社會最欠缺的部分;這也就是為何人們會在社會生活中易於失去平衡。當心智已開展的人與一個不相契合的環境接觸時,他們會發覺難以適應。

毫無疑問地,今日人類在聰明才智上已有長足的進步,但是卻缺乏與外在世界的調適。這就是為什麼今日受過教育的人,患有心理異常的精神疾病日益增多的原因;因其內在與外在世界的速度失調。不僅是速度失調,節奏亦然;其內在心理節奏的形式與外在客體物質世界的節奏大異其趣。因此明顯地,衝突是不可避免,而這種衝擊對心理領域的影響甚於物質領域,其結果是人們心理無法適應。

世上曾有很多理論學說被提出來,有些著重於靈性的層面,對心理層面的理性漠不關心;不幸這些理論大部分已被丟進歷史的垃圾堆裏。有些學說雖也留意心理方面的事物,但也無法幫助社會發展達到心理的平衡,因而也同樣為人們所屏棄。某些屬於物質領域的哲學雖頗中聽,但卻與嚴酷的現實世界格格不入,那些哲學在理論上如夢境般使人讚賞,然而卻與現實世界完全脫節。

其他動聽的理論雖暢談人類平等,但實際應用時,才發覺一點都不實用,因為這些哲學的基本法則違背了世界的基本事實:相異是自然法則,一致性絕不會發生。這個世界變化萬千,它是一幅由各種形狀、顏色、不同的變化及表現構成的活動景象。大家一定要牢記此理。有時這些學理的表象迷惑了旁觀者的眼睛,但事實上這些學理沒有活力,而活力實為是人類生存最根本的特質,失去活力的學理宛如一潭死水。池水若不流動必定會雜草叢生且於健康有害,這類的池塘最好是用土掩埋掉。過去有許多哲學曾為人類帶來這種傷害,最後只會把人類推進教條的泥沼中,滋生出無數的弊端,對人類的福祉毫無貢獻。

虔誠心是人類至高無價的寶藏,我曾在闡述向完美的克里斯那致敬(Namami Krsna sundaram)一書中,談到克里斯那其實是人類內心中最璀璨的瑰寶。虔誠的本質,乃是人類最珍貴的寶藏,必定要全心全意地保存住。因為它是如此纖細柔弱的內在資產,為了要保存它免於唯物主義的侵襲,一定要在其周圍建立起防護的柵欄,就像人們在一棵小巧脆弱的植物周圍豎起保護的欄杆一樣。現在的問題是,這個防護欄是什麼?此防護欄是一個正確的哲學,能在靈性與物質世界之間建立起正確的和諧關係,並且是一種激勵社會持續前進的永久根源。

由熱愛鄉土所產生的情感稱為地域情感。從這種地域情感發展出許多其他類似的情感,像地域性愛國心、地域性經濟學說及許多其他以地域為中心的情感,包括地域性的宗教情操。這種地域性的情感,促使人類在有限的世界一隅劃地自限。但是人類內在最深處的渴望,是要在各方面做最大的擴展。

人類最珍貴的寶藏-虔誠情感,它究竟扮演著何種角色呢?它就是能將世俗存在感轉化至最高的靈性境界。唯物主義的哲學若包含任何狹隘的觀念(如前述的地域性的情感),則必定造成內外在世界之間的失衡,並且不可避免的造成人身心的失衡。這就是人雖擁有了世俗的一切,而其內在仍然感覺貧乏空虛的原因。這種地域性的情感往昔曾對許多個人及社會造成了無數的傷害,明智之士必須遠離這種地域性的情感,並反對任何以它為基礎的事物,因為它污染了虔誠心,致使人類墮落並逐漸損害到人類的卓越性。

還有一種比地域情感較為擴展的感情,那就是社會情感。社會情感並不使人局限於某個特定地域範圍,而是遍及於某個特定群體。也就是以關心某一群體的福利(甚至排除所有其他的團體),來代替原先某特定地域範圍內的利益。為了自己群體的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去侵犯其他群體的利益與成長。這種社會情感或許較地域情感稍好些,但它並不是個完美的理想也不是沒有缺點。

昔日這種社會情感曾經造成許多的流血事件,並在人群之間製造紛爭、猜疑及分化,將人們打入狹隘教條的黑暗地牢中,使人類的行止不再像一條壯闊奔流的大河而成一潭止水。

還有一種情感是人類情感。從前有不少人曾為苦難的人流下無數的淚水,但奇怪的是,在一篇流暢感人的演講之後,他們可以舒適地坐在晚餐桌前,對著可口的海鮮大餐大快朵頤,好像活魚對痛苦及死亡毫無感覺。這種人類情感顯然違反了非人類眾生的利益,但贊同這種情感的人,卻視為理所當然。

我曾在一本書上讀到一位偉大的聖人,習慣以浸於蜂蜜中的蚱蜢為食物。那位聖人未曾嚴肅地想過,在那些小蚱蜢的體內也有著生命的悸動。顯然人類的行為必須合乎理性,除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外,也應和外在的環境取得協調。當然為了維繫個體的生命,一種生物以他種生命為食物,這是不爭的事實,例如我們每天所吃的蔬菜也有生命。關於食物,我曾在其他的書裏表達過我的看法。

對於其他人類體內也有生命悸動的體認及關心,已將人類帶入人道主義的範疇而成為人道主義者。假使相同的這種人類情感能再擴展到涵蓋宇宙中所有的生靈,唯有那時人類的生命才算達到終極的完美境地;並且在擴展個人內在的愛心到其他生靈的過程中,應該還有另外一種情感隱藏在人類情感之後。這種更高的情感會將人類情感向四面八方激盪散發,它會觸及一切生靈內心的最深處,並且也會引導個體及整體朝向至上喜悅的終極之境邁進。

所有的分子、原子、質子、陽電子及中子等,都是同一個至上意識的具體顯現。在內心體認並實踐這個真理的人,可說已臻於生命的完美境界了,他們是真正的虔誠者。此時虔誠不再只是停留於一種修煉的層次,而是昇華成一種虔誠的情感,一種虔誠的使命,一種虔誠理念的境界。當人道主義的基本精神擴展到宇宙中一切生命與無生命之物時,我稱它為「新人道主義」。這種新人道主義將會提升人道主義成為宇宙一家的情懷,成為對宇宙萬物的大我之愛的鍛鍊。

所以人類真正的職責是在維持對主體的接近,亦即是藉著新人道主義理念的激勵,從心智導向靈性的層面邁向至上意識。在此同時,也要為人道主義基本原則的擴展而奮鬥,然後才能建立基於宇宙情懷的社會結構。否則由心理邁向靈性的內在節奏,將無法與狹隘的情感(如地域情感)取得適當的調適,如此將為社會帶來重大的不幸。

正如先前所述的,人類最彌足珍惜的寶藏是虔誠的情感。一定要維護這項虔誠的寶藏,否則人類將喪失最有價值的財富。今日世界的人們已經獲得長足的進步,所以絕對不能讓這種人類至高的瑰寶遭到摧毀。無論何時,當我們看到外在環境的壓力威脅到這個生命的精髓時,我們應懇求至上:「喔!上主,請慈悲地保護我們內在的活力,使它免於遭到徹底的毀滅,請把我們從失落一切的痛苦深淵中解救出來。」